我所范云六院士做客人民网

 

嘉 宾:范云六院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持人:蒋建科 人民日报主任记者


主 题: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和BT时代

 


 

  [主持人]:这是中国农科院院庆50周年系列访谈第三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了我国著名的农业生物技术专家——范云六院士。范老师您好,请您和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范云六]: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范院士是牵头成立了我们国家唯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几年前,我采访范院士,她带我到温室大棚,看到了我国第一株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影响非常深刻,范老师,我想您作为我们生物技术的开拓者,您如何评价我们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目前的历史和现状?

  [范云六]:我很高兴今天接受在我们院里面即将迎接50周年的院庆前夕,接受你们的访问。想借这个机会,对你所感兴趣的问题,和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

  关于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对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怎么评价。我们回顾一下,农业生物技术首先是从细胞工程开始的,当时中国的细胞工程也是处于世界的前列,比如说,70年代初,我们国家利用花样、再生植株单物种培育,用原生技体来培养生物技术,融合技术来培养新品种的研究,70年代中期也开始了生物技术培养淡水鱼的新品种。

  应用细胞核移的技术,培养了鲤鱼和鲫鱼的杂交鱼等等。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动物胚胎移植技术快速、优良动物品种的研究。70年代的中期,也开始了利用植物组织胚胎的方法,来使脱毒,也得到一些优良的物种。70年代后期,开始基因的基础研究。开始了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80年代基因工程的研究,比较大量的研究人员介入,开始积极地介绍国外的前沿工作,使我们国家的基因工程为主导的农业生物技术工作逐步发展起来。

  1982年,国家科委第一次把基因工程列为国家的“625”科技攻关,并在75攻关项目中不断地加强攻关的力度,扩大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一个国家项目,就是“863”项目,是1987年开始执行的。当时共选了7个研究领域,其中生物工程是首项,而在生物工程里,农业生物技术又是第一个研究的主题。

  所以从这个历史看,我们国家,特别是在“863”计划执行中以来,政府非常有力地支持,经过20多年不断地努力,我们怎么看呢?我们农村技术的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应该算是处于领先地位。在某些领域和先进国家比较,也进入了一些国际的行列。比如说,培养了一些各种转基因植株,比较典型的代表性的产业化的就是我们的国产抗虫棉,比如在畜牧业,在水产业方面,以及转基因育苗诊断等等,在某些方面也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这些科研的成绩以外,我觉得,我们的研究队伍和规模和人的素质也不断地在提高,一大批受过比较良好训练的科技人才队伍在成长,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种技术体系也是不断地在建立和完善。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农业部转基因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已经建立,而且也是有效的运转。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讲,我们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在科学的规范轨道上在正常的运行,公众对于农业生物技术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觉得,咱们对过去的历史以及对农业生物技术怎么来评价,我觉得取得一些非常巨大的成绩。

  [主持人]:非常喜人,农业生物技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

  [范云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发展是整个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决定到建设、改革和社会安定的全局。邓小平曾经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那么在世界范围内,生物技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败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

  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以传统农作物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国家,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生物技术的传统农产品将在产量、质量和价格上要分头具有竞争的能力。所以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生产力不发达,80%的人口还住在农村,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这些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会更加尖锐。从传统技术来看,我们农业具有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农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但是近代的农业是以工业式的农业,虽然能够使劳动力和土地生产力比传统农业成倍,或者成十几倍的增长,但是这种方式不能维持土地的自然发展,还能严重危害环境。所以,资源和环境恶化。所以当前农业面临严重的挑战,突出表现在种植业在生产上,粮食徘徊不前,棉花出现滑坡,油料开始减产,自然资源相对补足,等等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靠消耗大量的资源来发展经济,多数产业的技术和管理,还是不是很先进的,产品的质量也不是很高,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严格来讲,社会劳动生产力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左右。这些差距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如果没有科技上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就很难获得大幅度的增长,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物技术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我们举个例子来讲,在开发出抗虫棉的初期,我们当时就意识到要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国产棉,对于提高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退一步讲,当时的情况,我们和国际上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已经有这种苗头了,如果想想当时没有这个抗虫棉的研究,那么,人家要你出多少钱,你就得给多少钱,连一点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另外,何况我们后来抗虫棉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也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国产棉的抗虫棉的局面。

  所以从这些情况来讲,我们就体会到,同国际竞争力当中,我们要保护我们民族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特别是在作物,或者养殖业的生物技术方面,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必须和常规、传统的技术紧密地结合,从目前或者将来一段时间里,也许还是常规的技术是主要的。最近我看了一篇美国非常重要的报纸谈了这个问题,如果忽视了农业生物技术对农业的影响,那你将要贻误你们的农业,这是为什么?它是一个常规技术的重要补充发展,它这个补充是重要的,是有方向性的补充和发展,不是一般技术的技术补充和发展。所以,这就涉及到今后我们的农业在现代化的进程里,农业生物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国现在的农业生物技术和国外相比,有什么差距?您今后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范云六]:借这个机会,我也谈谈我自己的想法。我刚才讲了,我们国家的农业生物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是处在一个领先的位置,而且某些方面讲,我们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少的差距。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从技术系统层面来讲,我觉得有这么几点:第一,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有应用价值的这样一些重要的基因。假如我们自己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个基因在学科上有意义,但是在农业生产意义上有价值的话,这种基因是不多的,非常少的。这是一个问题。

  也就是说,从源头上来讲,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够。除了基因本身以外,你怎么样使这个基因在植物里面产生它应该有的功能,这方面的一些调控的元件尤其不足。基本上,我们国内没有系统地这方面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不足的地方。

  第二,在技术层面来讲,高效而且规模化合在一起的重要的农作物的遗传转化的体系。比如说小麦、大豆,比如我们还要搞甜高粱,搞能源,这些没有新技术是不行的。但是这些转化的体系,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即便建立起来的东西,发展得还可以,但是真正到生产中应用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高效而且大规模应用,这是从第二个层面来讲。

  第三,我觉得,我们的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面还存在着应该值得非常重视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看到国外的一些材料,它的玉米、大豆抗除草剂怎么样,商业的前景怎么好,怎么好,实际上我们如果制作另外一个除草剂就错了,它的起点是非常高的,它是在高质优产的那种玉米、或者大豆,这种基础上再加上除草剂的性能,解决1+1不等于2,1+2不等于3、等于4。所以我们现在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概念是有的,到底怎么结合,做生物技术的人是不是考虑到你将来是应该在最高的常规育种的最好的品种上,最大的品种上,最有前景的品种上去发展这方面,我觉得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从技术层面来讲,我觉得有待于加强战略规划。我们的情况,说得通俗一点,很容易上马一个题目,也很容易下马一个题目。我觉得从美国来讲,他们对战略性的研究是非常好的。他们首先搞棉花的抗虫,不是去搞水稻或者小麦,它为什么这样搞,因为它知道棉花是纤维作物,是经济作物,还没有涉及到人吃的方面。

  比如他们现在的玉米转能源,不是说把玉米种子做能源,以前这么做,现在发展生物技术了,它考虑用玉米的杆子、茎、玉米的废物,怎么样能够产生生物柴油。它有战略的研究,研究得很细以后,不是今天一个上马,明天一个下马,它是非常稳定的,而且结合到这方面的人才、各方面的长处来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管理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因为没有很好的战略储备,所以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方面是急于求成,另一方面又不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反正国家的钱拿来以后,东一撒,西一撒,中国花的钱不少,但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来讲,我觉得作为科学界来讲是对不起人民的。这是我主要提的这么两个方面。

  另外一点,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刚才我强调了,农业生物技术,特别是在作物育种这方面,不管是动物也好,植物也好,必须和常规技术结合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什么呢?作物生物技术来讲,是建立在先进种源的基础上,在这方面,我们农业生产整个产业链和发达国家的产业链比较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最近,我很有幸,因为我做玉米的脂酸酶的工作,跟李灯海这个玉米育种专家有很多的接触,他跟我交流了一些情况,我觉得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就拿玉米来讲,玉米生物技术或者是大豆的生物技术,都是一样的,都应该建立在它先进的种源的基础上,才有竞争能力。我们生物技术搞出来一个非常好的品种,就是由常规技术做不到的一个品种出来了,可是你就拿玉米来讲,我们差距很大,我们特别表现在我们这个后加工方面,比如,拿种玉米来讲,中国一亩地要六斤种子,在美国只要一斤八两种子。就差这么多。为什么?因为,人家的发芽率、纯度都是很高的。像我们中国要求80%,人家是要求96%―98%。所以,人家的东西拿一粒下去就长一粒,发芽一粒,我们这边三粒、五粒才出来一粒。

  为什么他们的发芽率高呢?它是一系列的技术。比如它在收购的时候,我们已经成熟了,再把它剥下来,再晾干、缩水,马上烘干,要求水分马上减少。比如说,它脱粒,我们脱粒就是拿大型的脱粒机,1500转的,对种子的伤害很大,而他们是充分的脱粒,一分钟400转,对种子的伤害很小。比如我们自己只重视大粒,他们就是重视最好的粒,不在大和小。

  比如说,他们包装时候有要求,他们的包装袋我们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只要含水量不要低于多少,他们除了含水量以外,还必须对它的通气量、通氧量、水分的丧失率都要保证。所以,这样一来,你看看,人家一斤半两种子在一亩地里就可以发芽,我们要六斤种子,人家一斤半两卖26块钱,我们一袋一亩地六斤来种,几块钱。差很远。而且,我们要搞储存,因为用的量大,仓库要储存,人家用不着储存。我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就是说生物技术得到了一种常规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通过高新技术做出来一个好的东西,如果后面这些东西不跟上去,那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国际竞争能力,影响我们农业。我干吗用你的,人家国外打进来,我当然要用国外的。

  所以这些方面都是我们的差距。所以我个人理解,一方面要在技术层面上加以重视,同时,在管理一条龙方面都要加以改进,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主持人]:咱们所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范云六]:我想首先讲一讲国产抗虫棉,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培养成功的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抗虫棉,在我们国家农业生产上已经有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在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成果。

  第二个成果,利用玉米进行脂酸酶生产的重要成果,这个成果的技术得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个工作是在第一代脂酸酶的基础上生产的,我们郁闭生产的脂酸酶是第二代的脂酸酶的产品。这是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第一个,它保持了第一代产品的最大特点,促进单位植物的生长性能,对它生长非常好,同时对环境减少磷的排放,对环境是极端地有利、友好。

  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它是一个节能生产的过程,它不要工厂的设备、没有能源消耗等,它用玉米在大田里面生产,玉米种子本身含有很高的脂酸酶,同时它这样,它是一个成本非常合理的、很低的第二代的产品。所以将来得益的是谁?是广大的农民。首先要生产玉米,要在玉米层面上进行生产,要能够带动一大批种玉米的农民得到更加多的附加值的玉米品种,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点,它对玉米的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对饲料工业、养殖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的成本要低的话,那么这个循环就是良性循环,最近我们的猪肉涨价,当然我不能说猪肉涨价全部原因是由于饲料,但是至少饲料的价格,玉米都去搞原料,这是中间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饲料影响猪肉,猪肉影响生活各个环节循环,所以这个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开创了在饲料和饲料加工业里的一种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的技术领域,而不是一个小的技术。同时,为提高我国的玉米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在种种业的高新技术的产品里,目前唯一的一个就是抗虫棉,那是国际先进水平。而我们这个玉米,它的技术是在国际上领先水平,既有营养的意义,又有环保的意义,又有节能的意义,还有低成本的意义。所以这是对农业的进步,以及对农民的收益,以及玉米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果。

  除了这个以外,我们生物技术所还有乳糖酶,还有农药降解酶等等这些成果。这些成果都是通过专利进行了转让。这些乳糖酶的工作是对改善人对牛奶的乳糖的不耐性有重要的意义。降解酶主主要是对农药进行降解毒性等等。除了这些方面以外,我们生物技术还有一个特点,不断地跟踪国际上的一些前沿技术和研究领域,来进行研究。比如说,我们的代谢工程的技术、小农作物分子学的技术,我们希望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将来我们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撑。[主持人]:我们接着问您一个大家非常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您如何看待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范云六]:我觉得,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是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科学问题。这是我的定位。因为它是一个科学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加以重视、加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我们不能够把农业生物技术的转基因安全性的问题,和地震这样的洪水猛兽,SARS这样一类问题混为一谈,这是两个概念。

  我们针对农业生物技术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每一个产品都是按照每一个条例、每一个程序来进行操作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刚才我讲到,我们国家农业部安全委员会,它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来把这个关。什么意思呢?我讲叫科学上的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生命科学的发展,谁也还不清楚。一个东西在整个的生命体里的网络之间相互间的关系是什么,在科学上还没有达到这一步。所以,你在搞转基因项目的时候,从科学层面上来讲,应该把它很好的研究,看它有没有危害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并不等于说转基因的问题都是有害的,我的观点是这么看,其实我们有些人特别对自然界的东西都说是好的,反正不是自然界的都是不好的。这个东西可能也要辩证地看。就拿我们现在农业上的产品来讲,我们通过常规的自然选种,它也不是最原始的资源存在状态,也是经过选育、经过变异等来的。

  另外一点,在常规育种,我们都能接受。好象转基因就比较难接受,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而且转基因这里面是用某一个特定的基因研究得比较透彻的,然后进行转基因。而且它在这个转基因体系里,它的蛋白怎么样,它的影响是什么,它的安全是什么是做得非常准确的。

  相反来讲,我们在常规的育种里,我们稀里糊涂的对千千万万的基因拿过去以后,也没有检测,也不太清楚。所以在这种基础上,转基因还是很准确的。所以到现在为止,转基因的产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说明是对人类的安全有什么危害的东西。我讲这个话,不是说我们不要进行研究,我觉得是它们的研究是由于在科学问题上提出我们要很重视,要研究它,因为对于生命体,对植物也好,对动物也好,作为网络的视野,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的新的科学概念,所以我是这么来看的。

  [主持人]:您能不能预测一下农业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有一种说法,IT之后,要迎来BT的时代。您怎么看?

  [范云六]:我觉得是这样的,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因为它是一个技术体系,它又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有关系,又和产业化有关系,又和生命科学有关系,又和农学有关系,它是一个技术体系。科学到技术,技术又到科学,科学又到技术,在这个生产环节上推动。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前景,应该是非常乐观的。因为从现在我们全世界范围和我们中国范围内,对于基因组学,对于一些生命科学的基础问题,都在很好很好地研究。这些方面今后会对农业生物技术复杂的现状怎么形成、怎么控制、怎么安全,会提供一些好的科学依据,而且会发展相应的更好的技术支撑。所以,我认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是在生物经济的时代,生物经济日益趋于重要位置的时候,是占有重要位置的。

  [主持人]:范院士,这里还有好多网友给您提的问题。有一个网友是这么说的,我老婆怀孕了,现在可紧张了,转基因食品孕妇能不能吃,对孕妇来说安全吗?

  [范云六]:我们现在国内都有标签,比如油、大豆,我认为是完全可以吃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说它有任何问题,实际上也没有产生任何问题。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女院士,您是不是特别有压力?

  [范云六]:因为我从小就比较热爱科学,也受到了小学、中学,特别是在大学,以及后来到苏联去留学的影响,在科学上,党和国家给了我很好的条件让我很好的成长。对于作为院士这个事情,给了我更多的责任感。因为我热爱这个事业、热爱科学,也热爱我们祖国,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愉快的去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

  [主持人]:一个网友说,我一直很关注转基因食品,可总是不能完全明白。请范院士,能不能用最通俗地语言给我们老百姓讲讲转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云六]:我们的食品是指什么?就是来源于农业上的,比如说一些谷物,比如说我们吃的一些东西,比如水稻、小麦、玉米,或者用小麦、玉米、大豆做成的食物。什么叫“转基因作物”呢?我们就拿一个抗虫棉来讲,当然棉花不属于食品。我就拿玉米来讲,玉米中70%做饲料,但是20―30%是甜玉米、糯玉米也是能吃的,长期来讲,在育种的过程中,我们农民育种是副本、母本、杂交选择品种,什么叫转基因?如果常规的育种,农民能够把副本、母本拿出来做,我们做什么东西呢?比如他碰到一个问题,常规的副本、母本里都没有这种基因源,粮食杂交以后也许得不到那个东西。

  我们转基因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说,能够找到好的基因源,这个基因源也许是从植物本身来的,也许是从研究数据中来的,但是这个种源我们要对它非常清楚,它是干嘛的,基因本身产出的东西是不是有毒,对人是不是好,这要研究很清楚。然后通过一系列生物技术的方法,让这个基因到植物里面去,基因到植物里面去以后,它能够安家落户,能够遗传下去,基因也能够产生好多结果,产生出它的产物出来,比如我们的脂酸酶对动物的影响是非常好的,原来的脂酸酶不能用,现在我们就打一个好的脂酸酶进去,让种子里面有脂酸酶,那它就有了。这就创造了一些新的现状的东西。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得到这种品种的话,还需要到大田里去种,还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安全评价审批,要看它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如果能够释放出去,能够做这个产品的话,那是负责任的,是没有安全问题的。

  [主持人]:这个非常重要,实际上和农药一样,是有残留,但是没有超过国家标准,对人是安全的,政府是负责任的。第四个问题,有一个网友说,我前一段去超市买菜,收到一个绿色和平组织发给我的小册子,里面大概列了一些声明不含有转基因成份的厂家名单,有些还挺有名的,他们不肯声明。吓我一跳。转基因已经有这么普遍了吗?

  [范云六]:转基因的安全问题,绝不能够和有毒的物质,或者是有危害的,对人体有伤害的,什么SARS、地震这一类的灾难来混为一谈。我们搞转基因的人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强调,因为是一个科学未知的东西,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从1986年以后的转基因产品不断出现,到现在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用转基因的一些食品,没有一例是由于食用转基因的食品而产生了任何的危害和问题。

  所以,在这个同时,我们也赞成,如果你要标记,让大家知道这是转基因的东西,也是非常好的,让群众知道。但是相反,但非要讲非转基因的食品,这就是一个误导。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问这样一个问题,最近看了新闻,范院士的团队好象是研究出一个转基因玉米,新闻里没太讲清楚,这种玉米,我们老百姓可以吃吗?多久以后能在超市里买得到?

  [范云六]:首先谢谢这位网民的关注。我们的目标,还不是针对人来吃的玉米,这种玉米70%是做饲料。

  [主持人]:他说“新闻里没太讲清楚”。

  [范云六]:事实上,随着将来的发展,也许我们这种脂酸酶的东西搞到水稻、小麦、玉米能吃的食品里面,这是一个发展的前景,只是说目前在技术上还有点困难,我们没有做。同样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人现在都知道补钙,老人、小孩要吃钙,如果不吃钙的话,小孩的头就会很大。可是钙和磷的比例是一样的,没有相对的磷就没有相对的钙,就吸收不进去。假如说吃进去的大米、小米也好,玉米也好,吃进去以后,大部分本身含有很多磷,但是磷又用不上,所以磷用不上,钙补了半天,没有足够的磷也吸收不了。所以今后如果能够在大米里面有无脂酸酶,能够降解脂酸,或者小米里面降解脂酸,这是非常好的。

  科学家也都在设想这个问题,问题在哪里?问题是我们现在在技术上还有一点难度,什么难度呢?因为吃大米要煮开,变成米饭。吃小麦的话,也要变成馒头,或者面汤,也要煮开、煮熟,我们现在说的脂酸酶,目前来讲,我们要慢慢煮到100度,多少多少分钟,100分钟还是30多分钟,我们现在在科学上还没有真正找到最好的方法,是这么一个问题,这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主持人]:我们盼着早日吃到范院士的转基因玉米,大大方方得吃。

  [范云六]:我们要负责任的,要安全的,对人体的安全,对环境的安全,做负责任的农业生物技术。

  [主持人]:非常感谢范院士,预祝你的团队取得优异的成果,我们也能够吃到更多的转基因的产品。

  [范云六]:谢谢。也谢谢广大网民的关注。

【嘉宾简介】

  范云六,1930年5月16日出生,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1952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得生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80~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和生物技术顾问,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农业科学评审组成员等;现任国际HarvestPlus-China项目主席,中国农学会和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农口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在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并获得延缓害虫对转单一Bt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科学数据;利用玉米为植物生物反应器,开创了第二代低成本,环保,节能,高效植酸酶生产技术,为提高我国玉米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供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支撑;开发了一种具有优越酶学性质的乳糖酶及其高效生产新途径。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省部级奖和国家发明专利。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近百名,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学术报告及专著等150余篇。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