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战略,作物营养素代谢机理及营养强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我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实施管理,切实提升任务实施成效,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和院党组统一部署,生物技术研究所于11月14日召开了作物营养素代谢机理及营养强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任务中期评估会议。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晓光研究员主持,生物所所长林敏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副局长文学出席会议。
   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副局长文学强调,协同创新任务的立项目标是要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国家重大需求,通过任务的实施,形成一套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相应的技术模式及理论体系。此次开展协同创新任务中期评估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明确协同创新任务定位、方向,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协同创新任务设置和资源配置,促进协同创新任务取得重大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从各子任务负责人的汇报了解到,该协同创新任务启动两年来,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创制和示范推广等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中发掘了多个与叶酸/铁/锌/硒含量相关的重要关联位点和QTL;选育出多份高叶酸/铁/锌/花青素/虾青素/γ-氨基丁酸的玉米、水稻等作物新材料新品系;培育了2个高花青素甘薯品种、2个β-胡萝卜素甘薯品种和1个高叶黄素玉米品种;研发、创制了抗消化性大米米粉、富铁锌的营养强化面粉/面条、强化叶酸玉米棒/发糕/冻干玉米粒、富β-胡萝卜素甘薯粉等系列营养强化食品;在浙江、山东、河北、云南等省建立了32个玉米、水稻、甘薯等作物示范区,总面积超过4000亩;推广营养强化甘薯品种49万亩。
   专家组对该协同创新任务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从实施的工作状态、取得的主要进展、子任务负责人组织能力及科研团队协作情况、建立的协同攻关机制、实施的预期前景等5个方面逐一对各子任务进行了评估和打分,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技术总师张春义研究员结合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下一步协同创新任务一要制定工作框架,继续优化协同创新机制,确保协同创新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二要完善技术框架,明确市场导向、消费导向,加强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培育重要成果并促进成果尽快落地,推动营养型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评估专家还有中国农业大学李建生教授和吴继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根发教授、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军民研究员以及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刘振虎博士等6位。协同创新任务各子任务负责人及课题参加人、生物所创新办等共4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