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农” 服务社会 加强营养与育种的结合 改善人群营养健康状况----2009中国生物强化年会在成都市成功举办

 

  我国微量营养缺乏(铁、锌、维生素A等)现状相当严重,微量营养缺乏所造成的成年人生产力下降,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解决几亿人群中的微量营养缺乏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中国生物强化项目经过5年的时间,已经培育出一批富含微量营养素的作物新品种。生物强化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将有望改善当地人群的营养健康水平,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对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发挥作用。

  11月3-4日,中国生物强化项目办公室和四川大学在成都市共同举办了“2009中国生物强化年会”,这是中国生物强化第一期的最后一届年会。项目主任范云六院士,新一届的项目顾问委员会主席陈君石院士、项目主任万建民研究员,国际生物强化项目主席Howarth Bouis博士,以及农业部、科技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了年会。

  年会上,共有来自国内外19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就2004-2009年生物强化新品种选育、人体营养干预、新品种示范推广及增加公众认知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交流了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项目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了下一期的工作重点。学术报告之后,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增强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了解并确定了项目各课题组下一期的研究目标和工作重点。

  本次年会立足“三农”,强调营养与育种的结合,着眼改善人群营养健康状况,是中国生物强化项目为推动科学发展而凝聚共识和力量的重要平台。顾问委员积极建议,对下一期中国生物强化项目的工作形成了几项共识。一是必须坚持营养和育种的结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脱离贫困,但是仍然有庞大的贫困人口长期以来由于收入低、饮食结构单一而面临着营养不良的问题,给人群健康和人口素质提高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因此农业育种工作要以广大贫困人群的营养需求为导向,与营养学研究有机结合。二是重点强调微量营养素和生物强化两个关键词。微量营养素缺乏会对疾病易感、患病后病程长、病死率高以及智力发育和体能不足,使贫困者更贫困,形成恶性循环。生物强化是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且受益人群最广泛的解决贫困人口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的方式。三是大力推进生物强化新品种的产业化发展。富含β-胡萝卜素现场展示会的成功召开表明,生物强化新品种不仅营养价值高,能够提高目标地区人群营养和健康水平,而且经济效益好,能够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要在各级政府帮助下大力推进相关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丹麦、巴西、荷兰等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中国生物强化项目组专家50余人参加了年会。

 

2009中国生物强化年会顾问委员会

2009中国生物强化年会现场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