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所以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的产业化为引领,以作物重要性状关键基因挖掘和蛋白智能设计及产品为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途径,先后通过技术转让或实施许可等方式实现了抗虫棉、高叶酸玉米、耐除草剂基因及葡萄糖氧化酶等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
国产抗虫棉
针对棉铃虫危害带来的产业问题,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抗虫棉,实现了转基因抗虫棉全面国产化,全国累计推广超过5.4亿亩,生长季减少农药施用6-7次,节省成本约15%,增产约10%,为国家和棉农增收节支约960亿元人民币,获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高叶酸鲜食玉米
针对我国人群叶酸摄入不足以及禾本科作物籽粒中高活性叶酸含量偏低等问题,通过精准分子育种培育了高叶酸鲜食玉米新品系,叶酸含量达到150μg/100g鲜重,食用一个玉米果穗即可满足每日叶酸推荐摄入量的75%以上。通过与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推广示范,高叶酸鲜食玉米比普通玉米每亩可增收2200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新型耐除草剂基因
通过基因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自微生物中克隆出等系列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耐除草剂新基因。已应用于玉米、大豆、棉花、水稻和小麦等作物的转基因耐除草剂育种。其中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新品系已获得安全证书,其他转基因作物进入安全性评价的不同阶段。耐除草剂作物的开发与应用可降低草害损失,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可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脱氧保鲜、葡萄糖酸生产和烘焙等领域。已获得高效表达葡萄糖氧化酶的毕赤酵母菌株,发酵酶活可达到5000 U/ml,且具有高耐热性。已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扩展了葡萄糖氧化酶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在降低猪、鸡等动物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方面,取得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及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