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从事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中央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国家级学术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开展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转化应用。
研究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作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植物保护科学三大学科集群,坚持植物与微生物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在作物功能基因组、作物分子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和农业生物安全等四个优势领域确立重点研究方向,系统开展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培养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研究所拥有12000平方米实验区和12000平方米试验温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分子)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依托本所建设,在海南、河北、辽宁和新疆等地建立了田间试验基地,为功能基因大规模转化、作物分子育种、新品种培育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撑。现有在职职工132人,杰出人才17人。研究员48人、副研究员51人;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37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占51%。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年轻人为主,思维活跃,具有顽强拼搏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成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96项,留所经费1.31亿元;连续3年国家自然基因重点,杰青、区域联合、青年专项、国合专项、原创探索等实现覆盖,牵头4项国家重点研发,1项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创新成果取得多维突破,聚焦微生物组学、智能设计等前沿领域,发表论文450余篇;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等总体呈现增长。培养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科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已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近年来,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研究所积极调整学科方向,明确发展定位,注重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四个面向”“两个一流”为目标,全力推进现代研究所建设,着力把生物技术研究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为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产业孵化中心、人才培养高地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