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3-02-28
关注转基因 在2013年1月3日牛津农业会议上,马克?林纳斯在为其反对转基因传播的做法道歉中,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想象。 在他最初参与反转基因的运动中,脑海构想了很多场景:科学家们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如魔鬼般咯咯笑着,将各种生命部件拼接到一起;贴上“恶魔食物”这一标签…… 实际上,这完全是误解转基因的人们对这种秘密的非自然的科技力量的深层次恐惧。 目前,全世界有70%的人口居住在已批准种植或进口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那么究竟有多少人能清楚看到标识,知道自己在食用转基因食品? 在转基因食品标识方面,美国、欧盟、中国采用了不尽相同的模式。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采取自愿标识。遵循实质等同性原则,即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认为是安全的,不需标识。 “我去美国,发现市面上二十多种转基因食品都不标识,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说。 “加州反转基因势力很强,曾借欧洲一次歪曲转基因的报道,提出进行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提案,最终被否决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欧盟采用定量标识,规定如果转基因含量低于0.9%,商家可在超市食品袋上不加标识。 从1993年开始,中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转基因的管理办法和细则。目前采用最严格的定性标识方法,即回答“是”与“不是”问题,只要食品里含有转基因成分,一定要标识。 “定性标识比定量标识严格,对检测技术要求很高。但其科学性有待商榷,会给监管和研发带来更多问题。”林敏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亦有同感:“我个人认为定性标识不是很科学的做法。比如转基因大豆所生产的油理论上不含转进来的基因,因为油是脂肪,但根据现有的检测手段,只要含一丁点(微克级)便能检测出来,所以按规定要进行标识。但如果用转基因玉米做零食,按照农业部采取的名单制,玉米做成玉米片就不需标识。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定量标识,认为超过一定量才需标识。中国也应往这个方向努力。” 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标识不是安全性问题,而是消费者知情权问题。 “在日本,我发现转基因食品要求标识,一些食品上还打着本土产、国产、非转基因等字样,是否食用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徐小青说。 “但在美国,不允许标有‘非转基因’等字样,认为这是对转基因食品的歧视。”林敏说。 陈君石说,非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和标识,严格来说属于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虽然中国没有法律规定,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明文规定不能这么做,认为此种做法是暗示转基因是坏的、有害的行为,是不允许、不科学的。 “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和产业越来越渴求把定性标识改为定量标识,目前可行性技术正在研发中。”林敏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