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所长在“农业生物技术媒体研讨会”上作报告


     2008年4月25日,由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和植保(中国)协会联合主办的“农业生物技术媒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我所所长林敏研究员在会上作了主题为“转基因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动态”的报告,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副所长朱祯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也在大会上作了报告。

    中国是全球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主要国家之一。据估计,1996年~2006年期间,中国已经从种植转基因棉花中获益58亿美元,其中仅2006年的收益估计就达8.17亿美元。决策者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对于提高农作物生产力、改善国家食品安全并且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方面是一个战略性要素。毫无疑问,由于决策者认识到依靠进口技术解决粮食、饲料和农产品安全存在安全风险,所以中国有意成为生物技术方面的世界领头羊之一。中国有一大批的研究所和数千位致力于作物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有十几种正在进行田间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其中3个主要产品为水稻、玉米和小麦,还包括棉花、马铃薯、番茄、大豆等十多种作物。

    转基因作物从研制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年来,并未发生一例环境或食品安全性事故。为确保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科学、严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体系。经政府批准进口或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及其产品都通过了严格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性评价。因此目前批准的产品与市售的传统产品一样安全。

    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产业化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一直走在前列。林敏研究员说,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杂交方法本质相同,都是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对受体生物进行遗传改造。但转基因技术能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能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当前,转基因生物安全争论关注程度高,不确定因素多,政策性技术性强,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涉及经济、贸易、政治、社会、伦理等问题。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在经历了技术成熟期和产业发展期两个阶段之后,在争论中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hm2发展到1.437亿hm2,增长了67倍,种植的国家达23个,还有29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作为食品或饲料进口,种植的农户超过5000万,90%的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民,被誉为有史以来应用速度最快的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已进入至关重要的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机遇期,正从抗病虫和除草剂等第一代特性向抗逆、改良营养品质、改变代谢途径、工业或医药用等第二、三代特性发展,将在更广阔的领域解决农业生产的重大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我国转基因生物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突破基因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林敏研究员指出,我国是特殊微生物资源大国,可以特殊资源(比如从极端自然环境和典型污染环境)为基础挖掘重要功能基因。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的事“极端环境下抗草甘膦基因的克隆和工程菌株构建”等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

    最后林所长还谈了由我所范云六院士主持研制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植酸酶玉米”,将在饲料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朱祯研究员在讲述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时,重点介绍了我国抗虫棉的推广情况,由我所郭三堆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面积到2006年已经达到全国抗虫棉面积的82%。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棉花主产省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率达到100%。1999-2006年全国累积推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1.56亿亩,培训棉农超过1800万次,受益农户超过3000万户,节约农药4.5万吨,平均每亩增收节支约220多元,为国家和棉农增收节支近400亿元人民币。另外,郭三堆研究员课题组还培育出了“三系杂交抗虫棉”,使平均皮棉增产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