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蛋白设计与智造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温州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平台,实现免疫增强剂和抗原的共同装载、递送,成功制备免疫效率更高、持续期更长的新型纳米疫苗,相关研究发表于《Materials today bio》杂志。
传染病始终是悬在人类与动物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新型冠状病毒病、非洲猪瘟殷鉴不远。自18世纪牛痘接种法诞生以来,疫苗护卫、挽回了数以亿计的生命和巨额财产,已成为传染病防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佐剂(adjuvant),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源自拉丁文adjuvare,取帮助、协助之意;按其功能可简单分为免疫增强剂(激活免疫系统)和递送系统(促进抗原驻留和递呈),是疫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发展成井喷之势,相关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团队在前期铁蛋白纳米颗粒研究基础上(Int J Nanomedicine, 2025),优化合成一种高载荷、高安全性的含有中心-放射状纤维孔道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并以此为递送平台,采用“All-in-one”设计理念,实现抗原蛋白和核酸类免疫增强剂的共同装载,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疫苗。该疫苗不但有利于抗原和免疫增强剂的细胞摄取、体内缓释和递送,还能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活化从而提高抗原利用效率,双管齐下,最终诱导机体产生更早、更强、更持久的免疫力,为兽用乃至人用疫苗开发提供良好技术支撑。
生物所李轶女研究员和温州医科大学茹嘉喜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牧医所鑫婷副研究员和我所高新桃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图示:“All-in-one”疫苗设计与免疫效果评价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tbio.2025.10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