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联合浙江师范大学揭示GhBGH2-GhGLK1 模块调控棉花耐盐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国家南繁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以及烟草研究所团队,从棉花中鉴定到一个新的耐盐相关基因GhBGH2,解析了GhBGH2通过与GhGLK1相互作用负调控棉花耐盐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材料,盐胁迫是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棉花耐盐机制的研究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发现在盐胁迫处理下,GhBGH2基因编辑突变体bgh2的耐盐性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GhBGH2能够与GhGLK1的激活结构域相互作用,抑制其对下游耐盐基因的转录激活,而在GhBGH2突变后,这种抑制被解除,使得GhGLK1能够激活下游耐盐相关基因,从而增强棉花的耐盐性。这一发现为解析植物耐盐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棉花耐盐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基因资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生物所博士后王裴林,生物所/浙江师范大学联培硕士生王佳敏以及烟草所助理研究员斯欢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生物所程红梅研究员,郭惠明研究员,以及浙江师范大学马伯军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生物育种重大专项(2023ZD0403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25QN512)、南繁专项(YBXM2415)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111/pbi.70300


图示:GhBGH2-GhGLK1调控模块介导棉花的耐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