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安全出行(行车篇)

夏季是车辆自燃的高发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车辆故障率也会随之提升。

燥热的天气还易诱发驾驶人瞌睡、发怒,夏季行车,如何避免车辆故障、自燃,预防驾驶人路怒、瞌睡?

这里有妙招分享给大家,夏季安全行车谨记这七条:

01防发动机高温

夏季的高温、大雨对车辆各个部件都是严峻的考验。马路上水箱开锅的,发动机粘缸的、着火的,爆胎的,电路受潮短路的非常多。因此,在上路前,驾驶员最好最好检验一下车的制动、水箱、轮胎等,以防路上发生不愉快的事。

注意事项:

✔夏季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养。出车前应检查冷却液液面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冷却应用防冻液,因其防冻、除垢、耐高温),并检查有无渗漏现象。

✔及时加注冷却水。当水温超过100℃时,应在荫凉处停车降温,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并掀开发动机罩以利散热。

✔及时清除水箱、水套中的水垢和散热器芯片间嵌入的杂物。认真检查节温器、水泵、风扇的工作性能,损坏的应及时修复,同时注意调整好风扇皮带的张紧度。

✔行车中,应注意观察水温的变化。当水箱开锅、发动机过热时,应尽量停在阴凉处怠速运转,打开引擎盖,等温度下降后,再用湿毛巾或湿棉纱捂住扇热器盖慢慢开启,身体尽量远离,以防烫伤。切勿将发动机熄火(电机驱动风扇的除外),也不可向发动机泼冷水,以防机体炸裂。

02防车辆自燃

电路或油路老化可能引发车辆自燃。其中,电路老化易发生短路;油路老化导致漏油,若遇到火源易发生火灾。换装音响、添加空调的改装车,也可能因改装电线不当而引发自燃。

此外,车内存放易燃物,受阳光长期照射也会引发燃爆;可燃物卷入发动机舱、排气管,遇高温、火星也可能被点燃。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车辆电器设备、绝缘情况,燃油油管、动力转向油管等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不要在车内随意牵引电线或加装设备,以免造成短路。

✔在行驶中闻到焦味、看到车头冒烟,应迅速靠边停车、熄火,检查车辆,切不可疏忽大意。

✔随车配备灭火器,并学会使用,在等待救援时,可利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别在车内放打火机、香水等易燃物;普通车辆勿载放汽油、柴油、酒精等危险油品或易燃品。

✔建议在阴凉处停车,避免太阳暴晒。

03防情绪激动

高温下驾车,驾驶人员心情烦躁,一旦遇到外界情况刺激(如对方车辆挤压占道、夜间会车不闭远光灯),容易引起情绪激动,从而出现行为过激,如让车不让速、超车急转向、夜间比灯亮等等,极易造成事故,因此,驾驶人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包容他人非礼之举,从而化险为夷。

注意事项:

✔驾驶人应自我约束,文明驾驶;尽量少鸣笛,减少噪音。

✔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避免因堵车而增加心理负担。

✔在情绪不好时,尽量不要开车。若出行距离不太远,建议骑自行车或步行,避免坏情绪被扩大。

✔遇上“路怒症”驾驶人,应保持镇静,避开冲突,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04防轮胎爆裂

盛夏,汽车因爆胎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因烈日下的柏油和水泥路面,热浪腾腾,从而导致高速旋转的汽车轮胎的温度与气压增高,容易引起爆胎。夏季应经常注意轮胎气压,特别是在上高速公路行驶以前,更是要仔细检查。

注意事项:

✔一般来讲,夏季轮胎的气压要低于正常胎压值10%左右。

✔用胎压表可以测量到准确的胎压,最好去维修站测量。

✔检查胎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目测车胎,通过观察轮胎接触地面的变形程度来判断轮胎的胎压是否正常。

✔一般而言,轮胎的正常使用寿命为3年或80000KM,届时应考虑及时更换,以防爆胎引起不测。

05防疲劳驾驶

驾驶车辆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夏季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加上昼长夜短,睡眠不好或不足,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尤其是长途驾驶,驾驶人需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加上驾驶室空间狭小,空气循环不畅,易出现精神不振、眼睛疲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反应,降低了交通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因此驾驶人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注意事项:

✔保持充足睡眠。尤其白天需长时间驾驶时,夜间一定要休息好。

✔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驾车,可在早晚凉爽时段开车,保证行车时有充足的精力。

✔行车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变换车道、车速,避免长时间直线行驶造成疲劳。

✔夏季建议连续驾驶2小时后就应适当休息,在安全可停车地带停车,待头脑清醒后再开车前行。

✔可在车上存放防暑降温药品,如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避免高温中暑产生疲倦。

✔行车途中不能空腹开车,会加重困倦;也不能吃得过饱,影响脑部血液供应,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应吃清淡食物,不暴饮暴食。

06防恶劣天气行车

夏季雷雨天气较多,道路极易积水,路况变得复杂难测,视线不清、路面湿滑、涉水过深成了众多驾车者不可掉以轻心的潜在危害。在这种恶劣的天气状况下,驾车出行一定要倍加小心。

注意事项:

✔雨中行车要降低车速,尤其在弯道或斜坡路段更要提前减速。一旦发生侧滑,不要慌张,应双手紧握转向盘,切不可向相反方向猛打方向矫正。

✔暴雨天气会导致路段大面积积水,不要盲目强行通过,应该观察水的深度,超过半个车轮的高度,则严禁涉水通过,不超过半个车轮的高度,则可涉水通过。车辆涉水行车时,应采取低速(低档位)大油门,保持车速,尽可能往积水较浅的路面通过。

✔遇到积水路面,要跟着前车走,如果积水较深,最好绕道行驶,必须涉水时,要等旁边没有车行驶时才能慢慢进入,以免旁边车辆驶过形成波浪淹没发动机导致熄火。汽车涉水时,要用低挡、大油门,不可以换挡或收油,以免排气管进水导致熄火。

✔一旦发现车辆被淹熄火后,一定不要再发动汽车,而应尽快将车辆推至安全地点。同时要尽快把电瓶负极拆下来,以免车上的各种电器因进水而发生短路。涉水行车最忌讳的就是,车辆在熄火后强行点火,这样很容易造成发动机的“爆缸”,发生人为机械事故。

07防安全意识薄弱

夏季天气炎热、阳光刺眼,高跟鞋、拖鞋、墨镜、防晒手套成了不少司机的“标配”,然而正是这些东西却将你置于危险之中。

此外,车窗抛物、经过积水区域飞溅他人、开车打电话、随意开车门导致他人躲避不及等等不文明行为我们也要时刻注意,做到文明驾驶。

注意事项:

✔高跟鞋、拖鞋、厚底鞋等接触支点小、不跟脚、难以感觉踏板的回弹力,不能准确感知踏板位置及控制操作,导致延误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可在车内放置一双安全舒适的鞋子,但“开车鞋”不要随意放置,避免鞋子滚到刹车踏板下面,卡住刹车踏板,造成交通事故。

✔佩戴防晒伤、晒黑手套,在车轮转弯或紧急情况下,容易发生打滑,增高危险系数,应选购驾驶专用手套,或选择贴合性及柔软性兼顾的方向盘套。

✔不宜戴墨镜,墨镜的暗色会延迟视觉,造成速度、距离感失真,导致驾驶员误判,引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杜绝车窗抛物、开车打电话、随意开车门等等不文明行为。

夏季,对人与车都是一种考验,这个季节给安全行车,带来诸多挑战。为了确保夏季期间的安全行车,特提醒各位司机朋友,除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外还要注意做好上述,夏季安全行车预防工作其实,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季节我们都要牢牢记住:

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