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弱项,紧随潮流,创新谋新---做新时代的支撑人(韩莉妲)

农业生物技术平台中心  韩莉妲

     技术是科学研究发展的支撑力量,先进分析研究技术在农业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生物所农业生物技术平台中心在深刻了解科研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装备、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探索,开展对外开放共享服务,用专业能力支撑科研故事。习总书记说:“要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平台中心一直照着这样的方向在努力。
    一.政治正确,坚持情怀
    农业是立国之本,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作为在基层工作的我们,坚持政治学习,深刻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才能导向正确,真正为现代农业生物科技创新的提供坚强支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岗位,切实做好支撑工作是我的分内之事。
“支撑”和“坚强”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情怀,就没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何谈“坚强”,不够“坚强”,支撑就会松垮。很幸运,我在代谢组学研究刚刚兴起的时候开始攻读博士,进入了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并找到了兴趣。因此说到个人情怀,对我来说就是基于专业特长,利用最新技术探索交叉领域,成为科学家探知微观世界的眼睛。
    二.深邃思考,找准问题
    身处技术支撑岗位,应能做到时时梳理思路,深刻了解农业领域最新进展,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推动共性方法和技术能力建设。例如,基因功能解析和挖掘,农业生物内在品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合成生物学中,作物代谢通路模拟与重构等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代谢组学技术作为支撑:能够用代谢组学专业背景做一点被需要的事情,这是关于职业的小确幸。基于农业科学家们需要完成“精准了解-精准调控-精准模拟”的一系列需求,平台开展了代谢物定性定量检测、代谢途径解析等系列工作,通过获取详实数据,为实现科学家科研构想提供数字证据。
    三.创新谋新,精炼业务能力
    新时代要有超前的新手段、新谋略和新技能。紧随前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于现代农业研究的前沿技术手段层出不穷、飞速发展,其专业化程度也日益攀升。在农业生物学家需要新技术支撑,而理论科学家需要生物学故事的背景下,用常规的理念去思考去准备,只能是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对手。只有抓前沿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更新观念,紧盯弱项,固强补弱,才能在时代浪潮中不被淹没,才能在新时代强势夺胜。
    面对农业科学家以微观数据支撑科学故事的需求和建设经费有限的现实,必须获得仪器公司的支持:建立友好合作实验室,是我们第一次勇敢的尝试。通过建立友好实验室,取得了仪器公司逾百万元的仪器支持。
    大型仪器运维管理是一个难点,在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型仪器共享的系列政策后,平台中心率先核算成本,制定成本分摊标准,均摊成本,是我们第二次勇敢的尝试。通过均摊成本,解决了大型仪器的运维的部分经费。
    坚持“严谨、务实、高效、活泼”的工作精神,开展专业化技术方法研究,和课题组广泛合作,结合具体研究目的和样本情况,量身定做支撑服务和方法研发,坚持方法学研究创新和支撑服务方式创新是我们日复一日的尝试。通过仪器、技术、能力全方位的共享来促进仪器共享。
    通过以上努力,获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用数据支撑了多篇高影响力文章发表,支撑了所内外科学家关于智能育种理论、合成生物学技术、营养强化产品、基因功能解析等研究工作推进,我们也因此在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评奖中连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位居国内先锋。
    在科研的黄金时代,我们将继续紧盯弱项,紧随潮流,创新谋新,争取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能力、数据支撑,创建坚实支撑平台。